悬衡而知平 设规而知圆
语出《韩非子·饰邪》。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,强调“不别亲疏,不殊贵贱,一断于法”。作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,韩非子将慎到的“势”、申不害的“术”、商鞅的“法”紧密结合,系统化发展法家学说。他说,“悬衡而知平,设规而知圆;天下之事,皆须规矩。”如果有个天平,就能准确衡量两个物体的重量是否持平;如果用圆规来画画,那画出的圆形一定是固定的。天下之事,都需要规矩。
韩非子主张使用明确的规定来治理国家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没有模棱两可的问题。《明史》中说,模棱两可,是盖大奸似忠,大诈似信。唐代政治家苏味道,任职宰相期间,是个好好先生。他对别人说,做事情不得决断明白,一旦有差错,就给人留下了把柄,模棱两可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时人讽刺他“苏模棱”或“模棱手”。天下之事,皆须规矩。纪律规矩实实在在、明明白白,不要模棱两可,没有灰色地带,勿越雷池半步。(黄彤彤)